2016年10月6日星期四

學習是一種選擇

近日看見鍾兄的一篇《遲來的道謝》,文章內看見鍾兄感懷身世,指他受林森池大師影響深遠,從林大師身上學習到真正的價值投資,十分感恩。止凡閱後有感,今時今日,眼看天下,批評比感恩的聲音都要多、都要大。政治上不用多說,大家每天從不同傳媒報章皆可得知。在投資理財上,這類批評風氣亦不鮮,讓我們看看幾位經典人物。



先談鍾兄感恩的林森池大師,他是已退休的香港著名分析師,近年已經很少露面。林大師曾經出版著作推介國壽及中移動兩支股票,在金融海嘯之後,因為兩支股票的股價表現未如理想,尤其是被他形容為「千里馬」的國壽,不少人因此否定所有林先生的論點,甚至在討論區一提起林森池都會被人攻擊。有關他被批評的感想,以前也有分享過,見《你有埋怨過林森池嗎?》。

在林森池大師出版那兩本著作之前,所有有系統的價值投資書籍也是外國出版的,我們常說的Benjamin Graham、Philip Fisher、Peter Lynch,差不多所有價值投資者家中書架都會放這幾位大師的著作,香港作者則欠奉,所以林大師不只影響了我,亦影響了很多人,常被冷言批評實在可惜。

另一位,記得2007年及再早幾年,東尼還有在壹周刊上寫專欄,他主理的專欄《天下第一倉》大約十年左右,那個一百萬倉總共升值六七倍之多,甚為厲害。今天東尼已經過世,在他晚年時,他的專欄亦已經被Isaac取代,其風格與東尼的價值投資相當不同,我也很少追看了。而東尼更不時有出版著作,宣揚價值投資理念,我多年前亦有拜讀他幾部著作,吸收了不少價值投資的養份。

當年在討論區有一篇留言,見《亞洲股神 - 東尼》,內容是在提醒讀者們不要太崇拜東尼,亦指出東尼的所謂公開組合曾經在1997年之後重新再來,把當時亞洲金融風暴的虧損紀錄全取消掉,這有欺騙讀者之嫌。同時亦表示東尼本身不是真的太棒,只是把賺的發表,蝕的就取消而已。

這位討論區的朋友那概念其實十分普遍,可以說是大部份人都是這樣從結果選擇學習對象,即如果某某沒有成功,或沒有做出什麼可觀成績的話,代表他並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講多無謂。

還有,《富爸爸窮爸爸》作者Robert,曾經有報導指他的公司破產,及後不少朋友都否定富爸爸書籍內的理念,只要跟朋友討論一下富爸爸等書籍時,記得這篇報導的都會即時話:「看這書是沒用的,作者都自身難保,其公司都破產了。」

看見不太成功的人和事,難道我們不應該批評,還要去學習嗎?我認為仍可維持學習態度,當然不是學其失敗的地方,而是吸取人家失敗的經驗。我特別喜歡舉一個例子,就是身家曾座擁近億、擁有48間分店的前農場餐廳老闆陳興濤,因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而令他破產收場,他曾經在電視訪問中談及他的失敗經驗,大概是生意擴張太快,使資金鏈出問題,輸在太進取,失衡了。

批評與否,如何取態,每個人當然有選擇自由,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從以上(別人眼中的失敗者)身上學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若然我一開始又是採取否定與批評的態度,這些知識未必會屬於我。有時候,看見負評者在一些fb page或討論區內的留言(尤其繼70後兄見報之後),也從他們身上學到另類思維,原來思考可以負面到非常。始終,看看今天自己在想什麼、說什麼,未來得到什麼?大概能預知吧。

42 則留言:

  1. 止凡兄這學習態度令人折服。太多人犯了的錯誤。以結果去量度別人,殊不知道其實過程及背後的理念才是值得學習的地方。成功的背後有很多因素影響如運氣等,而每一個投資決定都是一個probability play,從有限的知識及研究做出一個勝算較高的投資決定。
    另外,香港人太喜歡看人失敗,借此嘲笑貶低對方。

    “I never lose. Either I win or I learn.”
    - Nelson Mandela

    回覆刪除
    回覆
    1. 曼德拉這偉人也說這類說話,不難理解。

      刪除
  2. 匿名6.10.16

    我自己這幾天有幸能在圖書館借到林森池先生的兩本著作,雖然還沒有看完,但已經獲益良多,當中提及如何挑選優質股票,上車之後如何監察公司的運作,什麽時候要換股,所提及的思考方式和邏輯讓我獲益良多,可惜許多人衹會記得林森池先生所介紹的兩支股票,卻沒有把重點放在如何估值,如何挑選好的股票等這些背後的思考邏輯,我覺得很可惜。林森池先生的著作很有系統地介紹了正確的投資觀念,覺得值得反復閲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星兄突然回看那兩本著作,是否因為鐘兄的文章呢?哈哈。

      刪除
    2. 匿名7.10.16

      呵呵!其實之前看了你有一篇關於林森池先生的文章就已經想看這兩本書,可惜在書局已經沒得賣了。最近上了鍾兄的課,更加有興趣,最近碰巧在大學的圖書館找到。BTW,止凡的著作我也很喜歡看,推薦了給身邊的同事和朋友

      刪除
    3. 原來星兄也有參與鐘兄的課程,我上次上了第一堂也寫了一篇文章,你也不妨分享一下課程感想吧。

      你喜歡我的著作實在太好了,多謝你推介身邊朋友,應該對他們也有所啟發。

      刪除
  3. 匿名7.10.16

    有時候自己也會動搖 欲把價值投資介紹給朋友 卻被揶揄是賣保險 明明想他們了解 好好投資未來 卻被視為一盤廢話 時間耐了 也少在他們面前提起

    前輩 即使您面對大眾對你的誤解和負面批評 你還是那模樣 堅守你的理念 我這方面還差你很遠

    By 90後會計小嘍囉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少香港人也被訓練出愛批評的思維,任何人和事都想得很陰謀,身邊也有不少這類朋友。批判思維是需要的,不應對所有東西都照單全收,反而是需要作一番反思,但不是去到凡事都「陰謀論」那個地步,令自己不能進步。

      刪除
    2. 沒錯~~我也遇到朋友問如何學投資, 只會看近利, 問如何選股...
      卻不想學理財之道, 以及公司價值等基本功

      刪除
    3. 這可能算是急功近利吧,人之常情,不過成功機會不高。

      刪除
  4. 網路上有不少眼高手低的人!在價值投資、基礎分析上,林先生是香港的帶頭人,貢獻極大!我最初開始“研究”香港的股票在大陸下載了他那兩本書,讀後獲益甚大。當時還把他在港大歷史系女朋友的爸爸反對他女兒與林先生交往的故事告訴了我的太太,很感概!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嗎?是什麼一回事?能否分享一下?

      刪除
    2.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98WKB5WIT77167&id=67273

      以前读的是他的访问文章,比这详细得多。也许是我记错了“爸爸反对”,总之是女朋友家的家长。
      最近也为大学读文科尤其是哲学系思考出路,也许应该在大学本科里加入证券分析的课程,提前让文科毕业生认清以后光靠一份穷教书工作的收入很有限,预早作好准备。

      刪除
    3. 最近回信台灣的親戚,附上了澳洲弟弟的提問,如下:
      PS股票市場是非常殘酷的,由於是零和遊戲,通常知識較好的人、資金較多的人較容易致勝,所以需要讀很多書。

      以下是9月3日寄給丹麥、澳洲的弟弟與香港侄女們的信中的PS,可以參考。

      PS英慶寄來的月餅星期五就收到了,謝謝!你在上一封信問道:
      “你教我的價值投資法很好,很有價值,但我在想,它是否可以和趨勢投資互相結合而不矛盾呢?望能告知!”

      “趨勢投資”就是Graham所說的Time the Market, 你只要這樣問就可以知道答案了:Does it work?

      我學過所有的知識裡最有用的是哲學,它幫助我分析問題,尋找答案。
      康德哲學中的知識論,應用了超越分析與邏輯分析,告訴我們一個對象(物體)可分為現象與物自身。人,因為只有感性直覺(sensible intuition),所以只能接觸到現象,對於物體的本來面目(物自身),由於人沒有智的直覺(intellectual intuition),所以對物自身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知識。西方形上學講的那一套東西,事實上是脫離了經驗世界,放任理性自由馳騁,所說的一切只能是幻想,而非知識。照康德知識論的說法,對象透過感性直覺經由外界提供給我們,在時間與空間的架構下,我們使用12個範疇去整理它們,我們可以建立起可靠的知識,這個知識的對象就是現象。如:太陽曬石頭,石頭熱。使用的是因果範疇,太陽曬石頭是因,石頭熱是果。康德認為因果範疇是先驗的,早已內在於人這一個認識主體內。

      Graham使用經驗分析與邏輯分析,把股票區分為投資對象與投機對象,當你使用盈利(Earnings)這一個“範疇”去理解它時,就會出現P/E Ratio,PEG, E/P,ROE(Earnings/Book Value),Earnings Growth等等呈現於你的眼前,你可以使用這些概念去Price the Market, Price the Stock,Price the Fund。如此一來,股票是投資的標的,懂這一套估值操作,賺錢是很容易的。但是,當人們自認為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掌握所謂的“趨勢”,貌似“掌握”了股票未來的漲或跌。此時股票變成了賭博的工具,市場頓時變成了賭場,大家就去各自猜測,這是投機者的本質。猜中的人,似乎變成了神。問題來了,能夠每次都猜中嗎?持續的成功背後的依據是什麼?誰願意把自己辛辛苦苦賺回來錢押上去?

      我只使用賺錢蓋然性非常高的方法,並且一直吸收新的知識使這種方法進一步優化。對自己資本的保護,我從未使用過未經驗證的投資方法。2015年之前,我做了不少回測去驗證Graham的晚年的投資方法。去年與今年更進一步前測,方法管用,我就會放心使用。

      刪除
    4. 多謝Ch兄分享那個連結,又長了知識。

      十分認同替大學課程加入有關投資理財的堂,這對學生實在很重要,若當年有這安排,我也可以走少很多冤枉路。

      Ch兄又分享了家書的內容,真好。趨勢投資法是己故曹Sir推崇的方法,能掌握到「勢」,當然回報會十分理想,但要掌握到「勢」,實不容易。所採用的投資方法,能得到驗證,實在不錯。投資者亦要了解自己能力與性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刪除
  5. 大師, 我也想分享小小經驗: 在學習富人思維時, 會時刻把批評,責罵及抱怨用作反思. 每當思想產生任一條件, 我習慣停下几秒想想自己的秒小, 當下立即重回正軌, 變回學生. 久而久之成為習慣, 發現自己沒了壓力之餘原來又學了更多東西, 感覺很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千萬兄這個想法很積極,值得學習!我現在也是讓自己從別人的批評看自己的弱點。一直只聽或只看自己想要看的,永遠不會成長。

      刪除
    2. 禪師的境界真高,不過其實我有時也會這樣做,哈哈。

      刪除
    3. 這裡好多禪師😄

      修煉一顆禪心,不只可以笑看無理的謾罵批評,在這動盪多變的股市裡,也無往不利。

      刪除
    4. 我也希望有這境界,學習中。

      刪除
  6. 很同意止凡兄的學習態度!

    記得在網上曾經看過一則笑話...

    雞會生蛋,也會拉糞...拾什麼上手,卻是自己選的。

    學到什麼,型成什麼觀念都是自已選的。

    例如富爸爸作者的例子,他其中一間公司破產了,有人話他失敗自身難保.... 有人卻會話他運用了有限公司(法人)的好處,保護了自己大部分的資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批評風氣更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會把有心分享的人都拒諸門外,留下的只會是別有用心所以不怕批評的人,最終不能得益。

      刪除
  7. 其實,現時很多人都沒有一顆感恩的心,人家給的只是一個意見、一個參考,實際投資是要自己分析、自己決定;若果人家給的每項投資建議全都有錢賺,那我們還需打工;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自己沒有好態度,不能將人家的好點子化作自己的智慧,難以吸取學問,更別說賺錢了。

      刪除
    2. 對、最近有空都在看止凡兄的著作、想請教在哪能看到恒指的市盈率?

      刪除
    3. 多謝Oscar兄支持。

      恒指市盈率不難找,恒指上好像有一個供人下載的數據庫。另外,上google找找也可以。還有不少blogger也貼了出來,例如巴黎兄、自由一千萬、藍兵兄等。

      刪除
    4. 多謝止凡兄、在網上找了都說現在恒指市盈率都是在11.5左右、不知怎樣判斷這是否正確?

      另外、書中講到莎莎和卓悅兩間公司、不知止凡兄點睇這兩公司?

      刪除
    5. 這個數字差不多了。

      書中有講到?你指談論租舖決定的那篇?針對莎莎,曾經寫過好幾篇文章討論,有空不妨看看。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10/blog-post_21.html

      刪除
    6. 多謝止凡兄

      刪除
  8. 年紀越大,越學懂感恩,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鐘兄入世,化了。

      刪除
    2. 有感恩心的人也會活得比較快樂。

      刪除
    3. 十分認同,會感恩的人,看見的世界更美好。

      刪除
  9. 蘇格拉底: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無知!

    當一個人覺得知道已經知道很多的時候, 其實他還是很無知!

    謙虛的心使人欣賞!

    回覆刪除
    回覆
    1. 要多多學習謙卑,這是一種大智慧。

      刪除
  10. 多謝止凡兄分享。在成功的人及失敗的人和事身上總有能夠讓人學習的地方。

    回覆刪除
  11. 執行力低,但理論正確,也有學習地方。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的形容是指學習對象本身嗎?

      刪除
    2. 個人認為富爸理論幾乎無什不足之地方,但真正實行時未必人人有紀律,堅持又或中途發生意外,不代表富爸理論不成立。

      刪除
    3. 公道一點,在這本書未面世之前,大概是97年之前,有系統地說出致富關鍵的著作都欠奉,窮人中產之間對現金流、累積資產這類概念都是未有的,今天人人指這些是「小兒科」,其實這證明這本書的確影響了世上很多人,把富人的概念都帶給很多人。

      當然,作者本身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我們亦難以作出驗證。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