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5日星期三

加息加死收息股?

回看blog友舊問題,今天發現一個一年前的提問與回應,有關加息與投資的影響。美國大選臨近,美國經濟與局勢隨時會有不少變化,作為投資者尤其關心。




Billy:

你好,止凡兄,有問題想賜教。

今天晚上我和一位長輩傾開美國加息的問題,他也知道我開始了實踐價值投資的方法,也知道我希望透過收息達致財務自由的最終目標。

言談中,他提醒我一點,當美國慢慢加息後,銀行相應也會提供息率,有機會到時儲蓄戶口都有5厘,甚或高於5厘,所以之後的幾年,用股票形式收取利息的方法並不吸引,他提議我可留意增長股而不是收息股。

我是投資的初哥,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對美國加息後的部署,也不知道是否與價值投資有矛盾的地方?

希望得到你的教導,謝謝。


止凡回應:

多謝Billy的提問,其實你可以在blog內發問,可能有更多blog友回應。

著重股息的投資者,不一定就只是賺取股息,你可以看參考一下這篇文章《重視股息就是「食息派」?》,給點意見。

不同息率當然有不同操作,好像我在「借貸」的文章系列中詳細討論過今天低息環境的合理操作(見《借貸經驗分享(一)》),到了80年代15厘息,供樓都要20厘的時候,借貸就當然變得不合理,到時投資部署自然會改變。

曾經有前輩跟我說,你這樣借錢很不智,到息率增加時,好像97年都約10厘息,死路一條。而我的定息貸款都在逐步還款完成中,息差又穩穩地賺著,為何在今天的債息就講97年債息?可能到80年代買債券會發達時,又會話小心好像2015年之前的負利率年代,買債券死路一條。

財務知識千變萬化,找增長股當然是一套,找收息股又是一套,這要視乎你的功力,在不同時期應用不同操作,絕不是一成不變的。估計加息週期,我可以告訴你,沒太多人準備,當然未來息率只會向上,但何時上升呢?由2010年聽到今天,不時都有專家話會加,然而,預測未來真的準備?真的重要嗎?不如看變化再調整投資部署吧。

讓我好好整理再在不日發一篇文章吧。


後記:


原來這些年,回應blog友的問題真不少,所討論過的問題也多,類似今天這題材,到舊文找找,大約也有討論過,見《美國加息買什麼?》。

今天再提出這個題材來討論,主要是我發現Billy與他那位前輩的投資概念很值得深思。簡單而言,Billy的投資理念是把價值投資應用在收息股以達至財務自由,而那位前輩則認為加息就會影響收息股表現,所以應該選擇投資增長股才合理。

每個投資者都可能有自己的風格,這裡寫blog久了,慢慢也好像給人定位了。其實,我最喜歡分享不同投資者的操作理念,嘗試集各家之大成。然而,不少投資者在某時某刻,給自己定了個型,到經濟情況及投資環境改變了,仍不作合適的調整,出來的結果未必理想。

就拿市場兄來說,從前很喜歡投資金融股的他,對金融股的分析深度令人佩服。金融海嘯令金融股的前景暗淡,又要被提高儲備,又不時被人罰款,可謂「無運行」,近年他就改為研究折讓股,學習Schloss的投資理念,買下數十支資產類型股票,成績不俗。

就算改變了投資風格,仍是在作價值投資的考慮,可見價值投資實在五花百門,投資者可按不同的情況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操作。如果你能有多幾張「刀」,在不同的時期與情況就能調整策略地出招。

不少blog友近年在這裡大慨感覺到我在運用借貸,投資收息股,若日後離開一排,不再追看blog文,若干年後可能遇上利息大升,回頭再來看看我這種被標籤為「借貸、收息派」死得如何慘烈時,可能發現我的投資策略早已改變了,實不足為奇。試想想,若然20厘利息還去借錢,拿來資金買入匯控收5厘息,有基本財務知識的人也會感到奇怪。

25 則留言:

  1. 加息確是影響好大,但既來之,則安之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在不同的投資環境下,有變陣的需要。

      刪除
    2. 對的,要有兩手準備

      刪除
    3. 而基礎理念不用有太大改變。

      刪除
  2. 學習Scholes的投資理念 --- 應該是schloss吧

    回覆刪除
  3. 知識是死的, 人是生的, 要按形勢使出不用的招式,亦要有好的基本功和一定的防守力, 相信止凡兄應付有餘。 加油。

    回覆刪除
    回覆
    1. 按形勢作合理操作,也要平衡。這幾年都是超低息環境,對不少人來說,若與大勢對著幹,可能在累積資產方面遇到不少困難。

      刪除
  4. 我認為在利率上升趨勢下,收息股必定吃虧,這想法未免太過簡單化、甚至武斷了。不要忘記,有許多企業、行業在加息環境下,對於其長遠盈利表現反而更加有利,例如銀行業、保險業、甚至債務水平較同業低的企業。所以,先要回到最基本層面去看利率與企業盈利嘅關係,才能作判斷。

    回覆刪除
    回覆
    1. 非常認同,不少人的投資概念正是放在大勢之中,例如樓市高位就認為整個樓市都無投資機會,但我常聽見財叔買樓不會看大市,在樓市指數高位也能找到好的投資機會。

      刪除
  5. 如果reits係退休之選, 應該不會放, 地產股對息率敏感要減持, 兩樣都涉到磚頭, 處理都是不同!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比較兩者的商業模式,會發現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生意,收租與建房賣樓,對息率敏感只是一個小小的共通點。

      刪除
  6. The price-dividend multiple is also influenced by interest rates. When interest rates are low, stocks, which compete with bonds for an investor's savings, tend to sell at low dividend yields or high price-dividend multiples. When interest rates are high, stock yields rise to be more competitive. And, of course, the higher the yield, the lower the price-dividend multiple.

    From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Chapter 13, Burton Malkiel.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從生意人角度看,息率高低、經濟好壞、通脹多少,會影響做生意的環境,到底是做債主好(即買債),還是借錢做生意好(即買股),考慮不一樣。

      刪除
  7. price-dividend multiple較少人使用,事實上就是dividend yield的倒數,如,你在建設銀行的dividend yield在7%時買進,那麼,你的price-dividend multiple就是14.29倍。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匿名6.10.16

      price-dividend multiple 可用作多一個參考指標, 如用槓桿, 要留意息口是否加及如果利息支出成本開始追近資產收息息口, 可能需要調低槓桿比例

      刪除
    2. 這個數字的確較少人使用,又可以是市盈率 x 派息比率。

      刪除
  8. 匿名8.10.16

    留言送不出,來再寫。

    Reits的問題是我們對泡沫的缺乏警覺:許多二三線Reits的股價已經到達資產值的九成以上,市況逆轉時一旦缺乏定價能力,會令盈利受壓、資產估值下跌的雙重打擊。銀行主要問題,在於監管嚴苛。早兩天看新聞說商業客戶連開戶也困難,生意寧可少做也不要犯錯。銀行體系的安全邊際加強,但盈利的減少算是反映了,之前的安全邊際不如我們想像中大。

    但我們憑感覺大概可以知道股票有沒有熱買,若非炒作,這些宏觀因素應該頗為大致反映在現在的股價上。而我們可以做的,大概就是等待市場過分悲觀地演繹這些因素造成錯價,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我甚至懷疑自己的論述已經過分悲觀,畢竟二三線的Reits所相關的本地消費,還是大家不能減少的飲食民生。這些因素好淡爭持,證明我不懂得看勢。

    買與不買,跟自己本身資產的來源也有很大的關係:借便宜的錢買貴的東西,自然得要求更高的安全邊際。同樣的錢,可能有更好的選擇呢?無論在好市、逆市中,總有資產的質素跟回報超出平均,而且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這是對投資者眼光的考驗。

    整體來說,買這些資產,也像現在買樓收租的道理:若能判斷價格不低,資產質素考察不足,那借不借錢,本身已是風險,借錢是額外的風險。所以,資金放在懂得用的人的手上才可以講機會成本,否則,沒有機會也沒有成本,拿在手等貶值可能已是最少的損失。這樣講,真實的投資才成為不可複製的生命歷程,以致《財商有價》,哈哈。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為何留言送不出?寫一篇這樣長度的留言花不少心機的噢。

      多謝T兄分享睇法,我認為要捉緊勢頭一點也不容易,很多時我們所分析的東西都是市場的二手資料,沒有行內人般掌握行情,其實不容易走在別人之前去賺那些錢。所以我仍是跟著價值走,因當時的環境出現一些被放棄的優質股,又或者在眾人都不看好的環境下買股,這會較有把握。

      借錢不借錢,的確很著重個人的財商與能力,千萬不要只希望賺多點就去賺,要量力以為。

      刪除
    2. 匿名8.10.16

      也許Google想我整理好再說?也沒關係。

      Fisher很強調閒聊,與其一天到晚看著消息,散戶也至少可以到附近商場走走。許多商場管理其實做得不錯,我也碰到不少次他們派職員到店鋪巡查,看看商戶能否有足夠盈利能力交到租,確保店鋪的有效利用。這也驗證759老闆的說法。

      若買東西可在網上買,則在店買東西的溢價,是在親切的服務以及產品的保證(又或者虛榮感)。除了奢侈品有這樣的需要,一般零售長遠都會受壓(除非能再次建立小店的營運模式創造個體價值),而且也更受制於產業所處的地點。我的觀察,是飲食的店鋪多了,算是回歸市民所需,合乎社會效益,盈利下降但較有持續性。等待符合這盈利水平的股價出現,也許比加息與否更有決定性,不必爆買。

      這一塊的商業決策,其實算是很平易近人。不過我缺的,是評估上述改變後合理盈利的能力-但我猜,應該不是一些3%盈利,又交不出可持續觀念的現價吧?反正沒買,猜錯也沒所謂。覺得猜對才去買就好,外行不怎麼要緊,非常輕鬆。

      所以這樣似乎沒有借錢買的道理。要借錢買,可能真的會買些成長股,又或者能在我腦袋form個idea的事業。又或者省省心力,甚麼都想不到,盈富也有3.5%派息,平均PE也低於12,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派息以外有5%的增長,不用思前想後。若現在借長錢不是炒margin,甚至有人是PB的,怎麼也遠比8%低,如果不是一天就加上去,應該有足夠時間反應吧。

      T

      刪除
    3. 借錢買股票,要留意防守能力,只看息差,借平錢買盈富收息,看似風險不大,那為何銀行大戶不自己做呢?若防守力不足,買入後股價大跌而又被call loan,低價被迫沽貨,賺息也會蝕價吧。

      刪除
    4. 匿名8.10.16

      最近買了鍾兄那本《價值投資》,第一、二章最基礎的那個點就是資產配置。如何不被call loan大致屬於資產配置的問題:既然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也就沒必要在這時間點all in,導致週轉不靈。計算的時候,大概可以考慮自身流動負債以及抵押品價格下跌的問題,保持充足的現金應付。但這樣就是說借錢投資的回報,可能需要超越息差的兩倍以上才叫安全,這又似對自己財政速動比率的計算。所以我認為投資是很個人化的事情。

      當然抵押品是股票的話風險就更大了,利率也不可能太低。我試試猜猜銀行為何自己不做:(一)放企業債回報穩定但風險較低,債權比股權優先;(二)很難想像銀行本身落場買盈富,他們的錢從存戶而來,賣的是信譽,若存戶知道他們的錢拿前去炒股票,大概會被客戶倒過來call loan,監管機構也會算賬,應該會擠提吧;(三)許多大戶通常掌握足夠的財務知識,不借錢買好股比借錢買盈富更有安全邊際,銀行提供借貸或代理服務已經可以提供5%的派息給股東,不必冒上風險。

      無論散戶與否,困難還是在現金流,現在市況不好不壞。最好的動作,也許趁資金便宜,組織安全的資金來源,在持有資金以及價格下跌的風險間找出適度投資的平衡。不然加息時抵押品價格可能下跌,那時才籌措也並不容易。巴菲特認為不應該借錢投資,我覺得背後的道理,是要有正常的資產配置觀念,而不是全盤否定借錢的功能。止凡兄的舊文,正正指出這點。

      我總是絮絮不休^^"

      T

      刪除
    5. 看來T兄也列出了不少借貸的風險,的確,每個投資考慮都很個人,亦需要作平衡,尤其運用借貸,一旦失了平衡,只看見自己賺多少贏多少的機會,這就很容易出事。

      大機構運用別人的錢作投資是有的,好像銀行或保險公司所售出的基金,都是包羅萬有的,所以這麼簡單的賺息差方法,他們不可能不知道,不運用的背後考慮當然非單一因素,但也不可忽略他們研究過的風險管理。

      刪除
  9. 匿名9.10.16

    這樣講我才醒起了銀行也有不少衍生產品,外幣匯率、利率掛勾的都有不少,甚至101、108保險等等,自己沒興趣銀行講下去,卻忘了這些產品其實還有不少客人。我再看看一些產品,比方銀行買盈富,都是賣代理服務為主(即是收取管理費、贖回費、存倉費)而非直接投入自己的資本,令顧客可以以較低價買入股票,投資業務跟零售業務的資金來源該是分家的。

    我再看看本地銀行的年報,看不懂基金投資部門有否風險管理論述。如果止凡兄不介意,可否再說明銀行的考慮點?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些產品是銀行的另一個收入,亦沒有需要向客人透露太多,我想說的只是,如果投資是來得太理所當然的話,這些基金經理專家就不用太苦惱了。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