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星期四

你有埋怨過林森池嗎?

數月前,一位blog友在止凡處留言,討論林森池先生的投資操作,深入淺出地分享了一大篇文章,我們就當林先生之前對大眾的建議有所偏差,但作為投資者,應該怎樣在失敗個案中學習,吸收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強呢?這比起無謂的埋怨及謾罵來得更有用。



A司留言:

止凡兄,很高興看到你的回應。來而不往非禮也,不如在下都分享少少自己的經驗,亦希望可以拋磚引玉,供大家討論。

之前提過,在下從林森池先生的兩本著作吸收了不少知識。然而,相信現在仍有不少人直到現在仍埋怨及恥笑林先生,因為他當年對中壽和中移的估價沒有兌現,連累人輸錢。

其實,在下當年都有因為林先生而購入中壽和中移,現在價格一直浮浮沉沉,但在下仍非常感激他。他可是少數分析員,肯將具體投資心法和分析法門清楚及仔細地陳列出來,而且夠膽寫出估值價位,正正是因為這樣在下才可以從中學到東西。試把現今傳媒的滑頭分析對照一下,便不難看出誰高誰低。現時傳媒的分析樣板大概是這樣:某股2013年度賺了多少多少,現時價格相當於PE幾多幾多倍,價位持續低水,可見有上升潛力,建議買入價幾多幾多,上望多幾多,幾多幾多止蝕等。在下真的不明白為何這種「分析」為何可以一直有巿場。

在下認為那些埋怨及恥笑林先生既愚蠢又無品,他們只要求股票number,反而對背後最有價值的分析原則及技巧卻視而不見,此之為愚蠢;投資從來都是自己的事,理應自負盈虧,賺錢時不會分紅給人家,輸錢時卻埋怨他人,此之為無品。

話說回來,在下亦認為林先生的確有不是的地方,只是還不至於要被人在網上般臭罵就是了。

首先,林先生當日毫無保留地大力推介兩股予公眾,到後來巿況逆轉、情況有變後就一直無再露面提醒股民。雖然在下仍然認為投資盈虧應由自己負責,但林先生如此消失始終欠缺了一點風度和責任感。

再者,事實證明林先生當日的分析和策略出錯,在下歸納數點為自己作為警惕:

1. 林先生認為投資股票著重分析深度,只要對公司認識夠深便可以重點投資,不用太需要分散投資。在下並不完全同意,從林先生的例子可見,就算我們如何了解一間公司,極其量也不過是outsider,總有一些資訊是我們無法把握。而且,我們大多是業餘投資者,要完全了解一間公司談何容易?此外,巿場有太多不明朗的因素,尤其是中國公司,國策容易改變、國企的運作目標有時是為了人民服務而非為股東的最大利益服務。由此觀之,只靠分析深度並重點投資在某一、兩間公司是極為自大和危險的動作。故此,在下認為還需要分散投資,分散多幾間公司,才可有望降低風險。

2. 從第1點再推演,分散投資除了在數目上分散外,股票種類的分散亦很重要。當日林先生投資兩股皆為增長股,以PE計價格已高,不過林先生認為兩股前景亮麗,故用PEG考量估價。可是,須知當中G者乃未來增幅,如果未來出現變化的話高PE便無以為繼。自此以後,在下使用PEG時會非常小心,特別是對G更加倍審慎。此外,在下同時限制增長股的投資比例,不可以超過總投資某個%,以控制風險。

3. 既然已承認自己有所不足,投資大手買入股票時便要預留「水位」,即margin of safety,在估值上打上折頭,以面對未來變化,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要嚴格執行以上規條,可能會錯過不少投資機會。但是根據在下數年的投資經驗,股巿裡機會多的是,正所謂財不入急門,尤其是以價值投資為主的財。

本來還有很多東西想講,但一時間組織不了,而且打文真是頗辛苦的事情,還是就此打住好了。


止凡回應:

實在感謝A司的留言,其實是很有內容的文章,讓我好好消化再發新文討論分享。

A司兄不妨也試試寫blog分享,這會是一件美事。


後記:

很久還未有發新文討論這個留言,今天終於有時間坐定定好好整理。

在A司兄的留言中,大家都可以看到他在討論林森池先生的投資往績,當年林先生推介過中國人壽(2628)及中國移動(0941)兩支股票,還把整個研究分析過程寫成著作,我也從他的著作中吸收了不少股票價值投資的養分。

在2007年過後,這兩支股票的股價表現都強差人意,到金融海潚時,中國人壽跟不少當年熱炒的內地股票一樣從高位大跌一半,及後林先生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到今天也沒有出來對這些投資表態,今天不少人都十分重視結果而埋怨他。

坦白講,我並沒有埋怨他,當年看過他的著作,見他用PEG的方法,更用P/EV的方法,即股價與內含價值之比例,當年宏利是1倍多,而中國人壽是3倍左右,他的解釋是宏利沒有中國市場,增長動力已經飽和,就算其股價只是內含價值的1倍多也算貴,而中國人壽是在憧憬無限的中國市場,增長驚人,就算其股價是內含價值的3倍也算可以。其實我當年還是以學習心態看他的著作及收聽他的電台訪問,根本沒有能力質疑這位退休的第一代香港證券分析師。

當年沒有好好掌握,了解過林先生的估價方法跟自己相信的理念有點出入,因而沒有買入,但亦有留意中人壽這支股票,到金融海潚跌去一半後,我才真正慢慢買入這支股票。如果有追蹤這裡的blog友都會知道,最後我都沽出了這支股票,沒有當成千里馬一樣永遠持有,沽出原因又不是因為其股價升不起,主要還是以生意角度看,其營運盈利能力每況愈下,跟同類公司比較每年退步,所以就說聲再見。

整個買入賣出過程,都是自己的分析及決定,跟林先生又有何干呢?他的著作是一個好參考,但誰說他點哪支股票我就一定要跟買的呢?況且,我相信林先生是真心認為這兩支股票是有價值的,沒有收錢作宣傳「打手」,就算是「打手」,他也沒有迫使我作任何買賣,個人投資,自己負責,天經地義。

加上,林先生也只是普通人,普通人不可能控制及預知未來的。我同意A司兄所指出林先生的確有不足之處,我更想加入一些觀點,金融海潚這些「黑天鵝」事件是前所未見的,誰會想到美國多家金融機構都會出事呢?還有,金融海潚之後多年,美國一直維持超級非常極低利率,這樣的利率對保險股的投資回報有很大的影響,其實不單止中國人壽,世界其他保險公司的盈利都因為這幾年的低利率而大減,而這些盈利或內含價值的減少其實只是數字遊戲,詳細要多些篇幅解釋。

就這兩點未能預知的問題,重重地衝擊著保險金融業,如果大家真的花時間研究林先生的著作,你會發現他的分析還是很合理的,不應該以一些不可預知的事情來抹殺了他的分析能力。好像某分析師分析港交所如何好,如何值得買入,突然政府不知發什麼神經宣佈香港將會多發十個交易所牌照,港交所不再是專營,因此股價大跌,價值亦沒有從前般高,難道這損失你又算到那位分析師的頭上嗎?

追究別人誤導自己投資失利,不如從自己或別人的失敗之中吸取教訓更好,好像A司兄一樣,部份人看到林先生可能話他無能,但A司兄看到他值得學習的地方,同時又看到應該改進的地方,這不是更好嗎?在批評別人之前,不妨想想效用如何,對自己有利嗎?對大家有利嗎?無謂的批評,不如省回吧。

64 則留言:

  1. 某股2013年度賺了多少多少,現時價格相當於PE幾多幾多倍,價位持續低水,可見有上升潛力,建議買入價幾多幾多,上望多幾多,幾多幾多止蝕等。在下真的不明白為何這種「分析」為何可以一直有巿場。 <--- 笑了, 因為D人易明D?只想聽可升多少而欠獨立分析。
    重點真係要自己吸受再消化,多看不同人既投資心法同策略,像止凡兄不斷提出財務知識來分析報表。真正價值真要多睇多讀還是看世界環境情況。 像我家人成日都講要買中人壽但我估計個價值同估股 已經很難再投資,回報也沒想像中高也中途放棄沽出所有了,像5號仔供股大反彈後不給情面全數沽出。 事後也學到什麼叫供股即影響 ,只追藍股錯失好多投資機會。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來marco都有不少投資研究及經驗,不妨在這裡分享多一點,大家討論一下。

      刪除
  2. 無錯,又無人逼你買,我亦曾經道聽途說,本來自己對依隻股票評價不高,但見到一些較出名的bloger分析讚好既時候又會心軟買入,後尾當然係做錯了決定,但要負責任的應該是自己。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升就當人股神,跌就當人温神。
      主要原因自己唔去思考其價值同風險。
      買錯就怪灑別人

      刪除
    2. Steven的概念很好,負責任的應該是自己,持這樣的概念,相信你會不時都能進步,因為你會檢討。

      marco,依我觀察,這類人都佔大多數。

      刪除
  3. 當年我都買過中人壽和中移動,後來都分別賣左。林森池兩本著作我都有睇過,得著十分多,絕對是中文投資書籍的經典。我直至現在還是很想買回他的第一本書,但不知何處有貨。同時我亦十分希望林森池先生可以重出江湖,推出第三本書籍。

    說到怪責誰的責任,在平民資本家一書,林森池先生清楚指出大家買入後必須時刻留意公司的發展及運作。可惜有些人無做好功課,聽到number就直入,輸左錢都未識反省,仲夠膽怪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呀,投資者不應該買入後就不埋會公司發展,我也是後來才買入中人壽,之後逐次檢視其業績,慢慢發現變質得很,市場佔有率又一直下降,效率變低,最後沽出,這些動作都是投資者應該做的。

      刪除
  4.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
  5. 匿名12.12.14

    自己錢自己負責, 不經思考買股輸了可怪誰. 投資書睇過不少林生第一本書得著最多.
    年過花甲玩股亦不少日子, 賺不到甚麼錢但尚還在.
    股海浮沉eq最重要, 別人賺大錢方法未必啱自己.

    peterwong

    回覆刪除
    回覆
    1. peter兄經驗老到,日後多來分享故事吧。

      刪除
  6. 匿名12.12.14

    當年中人壽上市時真的好值得期待的,,
    全民都買,,加上其背景雄厚,,炒上係理應的,,
    但當佢上到40樓上至50時理應要回歸理性作出適度的減持,,
    直到接近60時已是頂位,,當然,,這時接左就只可oh no了,,

    老散成日都係咁,,您都要睇下人地幾錢入架,,
    正如之前巴菲特的中石油買入價才雞水咁多,,
    唔通去到15元才開始入,,人地就沽了,,
    所以要對自己的錢負責任,,唔好好似內地的股民只懂炒炒炒,,
    互勉之...
    cleverpeople...

    回覆刪除
    回覆
    1. 林森池大師的確在未大升時叫人買中人壽,好到2007年高位時減少露面,金融海嘯大跌之後就沒再出來了,所以clever說得對,亦要注意人家在什麼價位提出建議。

      刪除
  7. 自己做完決定后見錯咗就歸究別人,永遠也只能做窮人。生活上的人版例子多的是。原因簡單不過,連自己也騙了,又怎能從錯誤中學習?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認錯是有機會改正及學習的第一步。

      刪除
  8. 我的建行可能是另一支中人壽,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寫過《難得的銀行C》,幸好無開名及number,不用心做功課的可能還不知道我說什麼,不能亂買,也不會埋怨。

      刪除
    2. 我都重貨 sosas

      刪除
    3. 你指「收息」?不錯吧。

      刪除
    4. XP
      但系一年派一次
      等到頸都長
      好有 東印度公司意味 sosad

      刪除
    5. 每年派息次數少一點,經銀行被收的手續費都減少一點。

      刪除
  9. 萬法歸一,2800

    回覆刪除
    回覆
    1. 與大市同步,也是致富好方法。

      刪除
    2. 身家如果厚
      買2800 收息已經不得了

      刪除
    3. 其實多數人都追求跑贏大市的方法,反而結果是被大市拋離,不如穩當理財,再找些與大市同步的方法更實際。

      刪除
    4. 買指數基金
      升一齊升
      跌一齊跌
      同香港心跳共連
      不錯的 XDD

      刪除
    5. 買指數基金也有不少選擇,中國、美國之類,盈富就最簡單,亦最切身。

      刪除
    6. 匿名29.1.15

      2800與自己買恆指五大比,2800息較低。

      刪除
    7. 息率是其中一個投資考慮因素。

      刪除
  10. 匿名12.12.14

    實務上 即使是公司內部人 也未必能夠看清產業變化
    否則就不會有 overbooking 或 over investment 的事情發生
    又或者 nokia 從全球第一變品牌消失 野鴿子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風險的確需要留意,安全邊際需更大。

      刪除
    2. 匿名29.1.15

      很多人用nokia作例子,人可以沒有電話,但人不可能沒有下一代,只要人口不斷膨脹,就有住屋需求,就或多或少要供樓,兩公婆也供樓手停口停人士就會買保險⋯⋯這就是銀行及保險與nokia的分別。

      70s

      刪除
    3. nokia失敗了,但又不能就此結論電話市場的不濟,保險也有AIG出現問題,金融海嘯時也有不少銀行出事,反觀電話行業的iphone及samsung不是很強勁嗎?我想問題不是行業本身這麼簡單,而是公司競爭力的問題較為是重點。

      刪除
  11. 匿名12.12.14

    很榮幸獲止凡兄貼上拙文。

    還記得早幾年林先生在電台提過擬再出書,其實在下都希望他會推出第三本書,相信經歷過海嘯後的經驗極有參考價值,但理性上估計恐怕機會不大了,甚是可惜。

    A司

    回覆刪除
    回覆
    1. A司兄這留言題材甚有討論價值,我也希望看到林先生第三本著作。

      刪除
  12. 匿名12.12.14

    Actually, Mr LAM is still the best amongst other financial commentators in nowadays,
    and to blame any analysis of the share by others will not help your pocket.

    Once, you have gotten and understood the concepts by studying, you can earn money according to the trend of those shares as recommended, such as no. 8, if you can catch the rhythm, you still will have a big harvest.

    For sharing

    回覆刪除
    回覆
    1. 希望更多人能明白些道理。

      刪除
  13. 我都不時從blog友既推介攞靈感,
    之後再加自己既分析,
    先決定買唔買。
    好多時blog友已經分析得好詳盡,
    但最終作決定係自己,怨不了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錯,高質素的blogger互相分享,這些智慧所產生的投資機會與財富,不能看輕。

      刪除
  14. 匿名12.12.14

    就算是股神推薦,買入後也要定時檢討,否則跟聽number沒分別,而且投資決定在自己,所以責任也在自己。 權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錯,多謝權兄意見。

      刪除
  15. 匿名12.12.14

    巴菲特叫人買指數股真係其中既golden rule.
    指數股就係高度不高的欄,較易跨過,無謂盲目追求高回報。
    我就持有2822一段時間,終於守得雲開。

    金公子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會保證不落後於大市,投資回報定能與大市同步,因為所投資的就是大市的指數。

      刪除
  16. 我當年也因為林前輩買左941,2628
    之後睇左佢出的2本書。反而覺得有幸認識林森池前輩。
    他所教授的並非股票號碼咁簡單事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錯呀,其實林大師作出分享,我們應該感謝,而不是埋怨。

      刪除
  17. 匿名17.12.14

    請問你有推薦還不錯的書籍閱讀嗎?
    前幾天去香港,到了當地書店逛了一下,由於英文不好所以只尋找中文書籍
    發現,中文書籍好少
    所以來這問一下有沒有推薦的中文書,感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知你看過我的著作沒有。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search/label/止凡著作?m=0

      刪除
  18. 止凡兄,看到你這篇文章,特地去圖書館借了《平民資本家 - 市場錯價與股市泡沫》一書來看。當中提及:

    運用市盈率相對增長率(Price Earning / Growth ) 來衡量市場是否出現錯價(Mispricing) ,股價波動令市盈率(PE)擴張或收縮,長期而言,PE的高低反映市場預期公司未來的盈利前景。高增長的公司,股價附帶較高PE。低增長的公司,其PE相對較低。PEG的出現就是把公司的增長前景包括在整個估值過程。計算方法是將個別公司的市盈率(PE) 除以其未來一年的增長率( Growth Rate) ,得出來的數據更具參考價值。任何PEG高於1,皆是預警信號,股價可能到達循環性高點或谷底。

    於是我用了此方法計算了某幾隻內銀股的PEG,建行、工行、中行、農行都沒超過1,反倒是交行數值為1.1432。我在經濟通網頁上找到交行市盈率為6.388,增長率為5.588,相除結果為1.1432。不知我這樣的計算有否出現錯誤?還是交行股價真的可能達到高點??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來你很積極增進財務知識,值得恭喜。

      PEG是拿來對一些高增長的行業作出較合理的估值,即這些公司本身可能有一個頗高的市盈率,如果單看其市盈率的話,絕對很難買入這類股票,但由於盈利增長強勁,所以再拿PEG來看看。所以市盈率雖高,但盈利增長也高,看看是否值得投資。

      而對於一些本身市盈率都已經低得很的股票,拿PEG又好像不太合適。其實估值有不少方位,單看一個半個數字絕對不能走天下,不同行業亦有不同合適的估值方法,好像近期市場先生喜歡的「悶」股系統,當中有不少折讓股,公司內可能有大量地皮之類,拿市盈率來看,未必比拿市帳率來看更合適。

      無論如何,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努力加油。

      刪除
  19. 匿名29.1.15

    我能在40前退休亦是多得林sir的啓發,他給我的是智慧,不是兩組number「2628,0941」咁簡單。
    謝謝林sir!希望你能見此留言!

    70s

    回覆刪除
    回覆
    1. 70s兄能在40歲前退休,這的確厲害,不妨多來分享故事,我想這裡的blog友定必有興趣。

      刪除
  20. 匿名30.1.15

    慳d使便可,人人都可以。以下是我緊記的:複息效應,保持樂觀,cash不是king。70s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你有興趣寫下過程,可以是一篇好文章作分享。

      刪除
  21. 匿名10.3.15

    我可以好快指出林森池一投的教訓-----不要信所謂專家, 高人!!!!!
    我老豆小學畢業, 未爆前巳一早點出林森池的問題, 佢最錯就是將那些垃圾國企, 看待成如香港美國那些有良心的藍籌.
    我老豆金句: 你想長線投資國企, 期望變成當年的匯豐, 難矣, 咪發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分享你的意見,不過對國企如此有介心,的確失去不少投資機會,香港美國的企業亦不一定是良心企業,建議你可以先放下成見,不要有前設,再好好認識及研究分析股票,你可能有不一定的領悟。

      刪除
    2. 匿名11.3.15

      國企是為共產黨服務, 香港藍籌公司是為股東服務, 不要用香港美國自由經濟股市個套價值套用在大陸股市, 你見過邊個共產國家有股市呢樣野??. 林森池便輸在呢個盲點.
      我不是有成見, 但想指出不要有太大期望, 以為長線投資D垃圾國企, 將來會變成媒氣, 長江, 匯豐等...

      刪除
    3. 明白你意思,不過可以想想,今天內地比我們不少政黨更資本主義,長線投資國企亦有不少回報,我亦長遠看好其前景。其實林森池有否輸呢?這值得深思,若你話2007年出著作叫人買中人壽,由$50跌至$25,這算失敗之作。若然早在上市時以$2.x買入,高位是20倍的利潤,到今天$30還是10多倍。你當然可以不喜歡國企或國內股,但放開一點看,可能會看到不同的景象。

      刪除
  22. 當年看了林森池的作品,的確令我學了很多野.
    其實高增長的公司能維持多少年?當一間公司的pe超過30,基本上已經要避開它. 如當年的比亞廸,前兩年的賭股等等.
    記得四年前左右,歐債爆發,345的pe落回18倍,我買了些,好快它返回20到30倍,我只好把它放在一旁,沒有增持.現在它更去到40倍pe,我也只會放在一邊,決不增持.

    回覆刪除
    回覆
    1. 價值與價格的分別,這的確是重點,在林大師著作也學到不少知識,有前設的話會失去不少學習與投資好機會。

      刪除
  23. 匿名28.4.15

    十年前有幸搵到林森池
    佢教:
    1 搵發展中國家或地區
    2 入龍頭股壟斷股唔好入細股消息股
    3 平時重注入成副身家入
    4 唔好炒出炒入食細浪
    坐定定食十年一次大浪

    而家增值百萬計
    謝林森池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相信你的故事會很吸引,若你能分享就好了,不妨留個名字,多來留言交流。

      刪除
  24. choinm28.4.15

    講多幾句.
    好高興揾到個理性討論平台.
    本人公司做大陸生意,可第一手了解大陸.感覺佢在進步完善中,林森池收口後,繼續全副身家入939 941 2628 2822 2823. 十年磨一劍,而家面對放唔放?幾時放?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choinm分享,看你的組合,近期大升浪應該進帳不少,的確要好好檢測對策。

      刪除
  25. choinm4.5.15

    最新評A股何時爆?
    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出席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期間表示,未來兩三年繼續看好美股和A股,並指在中國也是可以運用價值投資理念,股票上下起伏是有利的。......
    羅傑斯:
    等將來新加坡中資S股及美國中資預託證券狂升,尾聲近矣......
    胡孟青:
    以史為鑑,假如真的要跟足2007年的韻律,意味着A股將在明年二月衝破1萬點後見頂,港股自然跟隨還是?關鍵是,What goes up。

    回覆刪除
    回覆
    1. 胡孟青的言論已跟巴菲特與羅傑斯等人同級?

      很認同股神的論點,價值投資,乃看價值作投資,在中國市場絕對可以運用。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