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買的股票或公司,都是一些非常簡單的生意,對一些複雜一點點的生意他也絕不沾手。最多人罵他的時期是科網熱潮,當時任何一只科網股只要公司名字有".com"的,或者有少許科技概念的,價錢每每都在數月間以倍數增長,巴菲特就一句:「我不懂科網股」,於是一只也不沾,雖不能分享微軟公司的利潤,但也避開科網大泡沫的爆破。
長線投資是靠複利的威力,是用時間來創出暴利,往往動不動要穩健地投資二三十年以上,在這個時期中,你可相信什麼呢?信心來自哪裡?一個很好的CEO?帶領下屬一次又一次創出漂亮的業積?但如果投資期內有人事變動呢?或市場變動呢?怎麼辦?
正所謂「人會變,月會圓」,要計算這麼長的投資期內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的不容易。看企業,可以看它的系統及產品。有好系統的公司,不會是一間人治的公司,而是系統主導,就是說張三李四也可升做公司的CEO,什麼人管治這公司業積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同時,公司賺錢的產品及賺錢的優勢,是很容易可以得以維持,還是需要投資很多金錢才可以得以維持呢?
一些公司,一些行業,是要人治,要出色的員工才能有優勢的,這是先天不足,要人為後天的補足。在投資角度上,止凡不喜歡投資這些公司,但在事業角度上,我反而會在這些公司工作,因為員工在這些公司顯然重要。有機會再說多一點吧!
此文章首次在 2008-1-16 發表於「取之有道」
後記:
今天回看這篇文章,想起一句巴菲特及林奇都曾經說過的名言:「我喜歡買連傻瓜(或猴子)都能經營的公司,因為有一天搞不好這些公司真的由傻瓜(或猴子)來經
營」。一直以來,止凡的投資策略都是化繁為簡,盡可能找尋一些簡單的公司,找一些連自己的知識水平都弄得懂的企業,有足夠能力了解公司運作,主要原因正是
減少出錯的機會。
所以,我經常在這裡表示,很多事情我都不懂,衍生工具又不懂,期貨又不懂,某些公司股票的行業又不懂,幸好投資世界不是「誰懂最多東西,誰就賺最多」。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亦說過「投資不是要想如何跨過7米高的欄,而是要找出低於1米高的欄,再想辦法跨過它」。
股神這些概念令我想起中學時對付英文作文考試的感覺,當年不知誰聽來的一個概念,就是英文作文考試的評分標準是扣分制(到今天還不知是真是假),即要拿高
分,不需要展露太多艱深的英文詞彙及古文字句之類,只要簡單直接,沒有錯字,沒有離題,文筆通順,核卷員沒有扣分的地方,自然拿得高分。當然,如果考生能
正確運用艱深詞彙,甚至莎士比亞名言詩句作點綴,這更是令一個級數吧。
就是這個簡單的概念,我越來越覺得投資也應該
運用這個概念。投資多年,對巴菲特的名言了解若干年時間之後,今天有更深層的認同感。作為投資者,追求一些系統性的公司,公司內員工可謂"anyone
can be
replaced",這是投資價值較高的公司,向這類公司作投資也是相對可取的。但作為打工仔,如果公司的系統都很完善,真的"anyone can
be replaced",每個員工都可有可無,這又不算理想吧。
投資多年,工作多年,個人有投資者及打工仔的身份,在投資路上及個人事途上,都會留意一家公司的背景及系統,留意員工的價值。不時宏觀一點看情況,人生匆匆幾十年,工作生涯更不到40年,知道自己在走什麼路,知道自己的價值及地位如何,走精明一點的路,人生也會精彩一點。
台網連結:
http://www.findcpa.com.tw/blog/379
2014年10月19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日圓大跌,不少香港人兌換日圓,以準備他日到日本旅行之用。身邊有些不懂投資的朋友,亦從不買賣股票債券,但仍懂得開IB戶口(Interative Broker)去兌換日圓,因她知道IB兌換外匯的差價化算。就此現象,其實扯到價值投資處,亦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
作為打工仔,投資股票可謂兼職,能認真追蹤及了解十支八支股票已經算十分勤力了。還要以找尋爆升10倍以上的明星股為目標,實在難上加難。一般的情況都會變成追逐市場消息,買這買那,可能曾經擁有數十至數百支股票,為的是找出「代表作」,希望找到明星股。 【加入 「止凡公海」TG channe...
-
不少散戶會嘗試追求一些高回報的投資,找尋下一隻爆升股,例如10年內有10倍回報(Tenbagger,十倍股)之類。這樣的目標代表年回報超過25厘,普通大市的回報不可以滿足,市值高的公司股價難以大升,因此部分散戶喜歡專注一些市值較小、可能在10億元以下的公司。任何年代,充滿「爆炸力...
-
記得2019年初寫這篇文章,來個股樓回報比對。 當時 引起一些討論(或批評),例如指物業租金回報超過這些數字,股價以金融海嘯後低位作起始點有謬誤之類。 股樓各有支持者, 無論如何,文章只想帶出一個feel。隨後兩年多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看,更有feel。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好文不嫌再看,道理不妨再聽
回覆刪除同意,不時回味,不同啟發。
刪除複習->雜
回覆刪除多謝提點,已修改。
刪除對我黎講只要股價穩定, 有息派, 間公司唔倒閉就好有投資價值了:)
回覆刪除這些也是不錯的價值投資考慮因素。
刪除現在選股盡量也會以公司有否經歷經濟低谷為考量。
刪除這也是很好的考慮因素,始終企業曾經歷高跌潮會較穩當。
刪除無錯~~~正~~~~
回覆刪除謝謝生意人。
刪除冇錯,,我而家睇公司也會多諗一樣野,,
回覆刪除佢在未來的30年裏會唔會汁粒,,
企業若能生存下來,,加上財務穩健的話,,
大部份都可以隨著時間不斷變大,,
簡單ge野往往都係不太簡單,,
所以我屋企都係油白色,,簡單就是美,,
互勉之...
cleverpeople...
就是因為遠景未來難以預測,所以簡單的企業更容易分析,同意clever兄的簡單就是美。
刪除簡單易明,正!
回覆刪除我也很喜歡簡單易明的企業。
刪除同意。 加拿大有一油公司, 營運了20年,全公司僅有25人。 市值87憶加元。 非常簡單的營運操作。我最鍾意哩啲公司
回覆刪除我也喜歡,賺錢不需要太複雜,簡單就夠,這道理未必很多人了解。
刪除點睇老巴買ibm?
回覆刪除我看過IBM的數字,是一隻很厲害的現金牛,股東回報率超高,股神買入的決定,我認為是他的知識又有進步,開始有能力涉足科技界別了。
刪除我們平常人未必知IBM怎強有優勢。
回覆刪除但作為巨企的班主,微軟的老友,股神更有巴握。
IBM應多服務企業。
其實又未必靠關係獲知額外資料才能作這投資決定,IBM的多年數字的確反映不錯的盈利能力,符合股神的要求,只不過股神過往並不涉足科技行業而已。
刪除價值投資兄花時間回看舊文章,並在相關文章留言討論,太好了,謝謝。
當然財表可答問題,但同時間親身用過,體驗用家所想肯定更理想。
回覆刪除如巴對可口,彼對身邊的日用品可見體驗是可等重要。
這當然是,我常說的盡量了解投資項目,就是這個意思。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