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止凡在上海工作時, 在書店買了本書一直都沒有時間看, 書名叫「揭開老化之謎」, 現在終於看完。
這本書的作者是老化領域的權威專家Steven N. Austad, 書中記述了現時世界尖端科學對老化這個問題的研究結果, 當然書中有很多專業的用詞及知識, 但從一般常識的角度去欣賞這本書也有些得著。
書中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那就是科學家要得到正確的研究數據或資訊是頗有難度的, 例如一名科學家到一個傳聞出產很多人瑞的偏遠部落搜集資料作科學研究, 採訪了一名自稱有112歲的老婦並對她進行了詳盡的記錄, 四年後這名科學家再回到同一條村, 跟進同一名老婦的身體狀況, 這名老婦竟報告自己有132歲, 令這名科學家莫名其妙。
其實很多這些偏遠小村的生活水平都很低, 但經常傳出長壽的人潮, 引來一班科學家長途跋涉的到當地研究, 後來很多都被發現是虛報年齡, 背後動機是引起公眾注意, 推動當地經濟, 好像上面這個案, 這個村落就因為這名科學家在國際科學雜誌上寫了一篇論文而熱鬧起來。
所以作者諷刺地說, 要長壽的其中一個因素, 可能是要活在一個生活水平低, 對出生日期沒有記錄的地方。好像在中國, 漢人佔總人口的九成半, 漢人的生活水平多會比小數民族為高, 但長壽的人種報告多是在小數民族中出現, 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漢人對出生的時辰八字十分重視, 出生日期的記錄自然做得很認真, 但相反, 小數民族的年齡記錄做得不周全而已。
連科學家都會被有動機的陰謀而誤導, 一般的大眾市民每日接收這麼多的資訊, 真的要培養出獨立思考才可分辨真偽。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08年5月6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看見新聞指東亞銀行裁員180人(2016年6月),收到這個消息時,剛巧在回看一條youtube影片,這影片是香港電台在2000年拍攝的《香港領袖系列》,影片訪問的主角就正正是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先生。影片訪問時,東亞銀行正在收購第一太平,當時有位在第一太平工作的員工打電話上節目,很...
-
看見新聞指東亞銀行裁員180人(2016年6月),收到這個消息時,剛巧在回看一條youtube影片,這影片是香港電台在2000年拍攝的《香港領袖系列》,影片訪問的主角就正正是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先生。影片訪問時,東亞銀行正在收購第一太平,當時有位在第一太平工作的員工打電話上節目,很...
-
港股長期陰跌,表現算是全球最差,不少人早已心灰意冷。近日終於有blogger出手了,鍾記出文表示自己於早前開始增持港股。作為價值投資者的他,明顯他覺得不少港股現價便宜,估值足夠吸引他於現價出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