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星期三

市場另類探熱針

記得另一位blogger好友鍾記曾經寫過這題材,何謂「市場另類探熱計」呢?大概意思是鍾兄一直有搞投資課程,從參與人數與反應便能得知當時的市況。其實這個概念我也有親身感受,即使自己沒有搞投資課程,但偶有被邀請作分享講座,從分享會的報名反應也感受到市場的氣氛。




投資課程也好,分享會也好,於不同的市況,報名參與人數可以相差甚遠。市況好時,租用一個可容納400人的會場也可以爆滿。而市況差時,100人的會場也未必滿。試過與另一位blogger巴黎兄合作分享,消息一出24小時就滿100人,再轉到200人的會場,再過一兩天又滿額了。另外,第一次與鍾兄合作分享,最初數天只有7人報名,最後也只是數十人參與。

其實,我們這類所謂價值投資者的分享已經不算甚麼,若如坊間一些標榜能賺快錢的投資班,效果應更加明顯,更容易成為市場另類探熱針。無他的,股市熾熱,自然吸引更多人跑來看看如何可以賺錢,這些賺快錢的班自然受歡迎之極。當然,這些班亦多謝市場的熾熱,因為搞班的都能借機賺一筆,是另類的投機。

舉例,搞個股票班,$6000一次,每次代表有數堂,總共大概10小時吧,市況好時,100人一班很容易滿,這就是60萬元,一兩個月搞一次,年吸數百萬元不是問題。當中成本不重,每晚三兩千的場租,其他自己一腳踢都可以了。有需求、有市場,自然有供應,所以觀察到突然增加了很多投資課程的話,例如facebook突然有海量的投資班sponsored貼,亦能感受到市況熾熱。

除分享會反應之外,還有一些網上的反應,尤其小弟寫文有價值投資者的特點,很喜歡「潑冷水」,與一眾主流成逆向,經常市好時唱淡,市淡時唱好。正因這樣的習慣,經常會看到頗不客氣的留言。當越來越強烈的負面留言出現,又證明市況越來越偏執。大家也可觀察一下各大投資傳媒網頁,當市好時,任何唱淡者都被指是打手,當市淡時,又來到任何唱好者都被指是打手,有趣非常,不妨留意一下。

探熱之後,如何解讀呢?我就會倒轉來操作,如果探到市況越熱時,就越要小心,探到市況越淡時,就越去進攻。拿建行(00939)為例,於2015、2016年左右,其股價相當低迷,由於我發文討論它的投資價值,當時被批評得很是厲害。到2018年初,建行發威升上$9.39時,批評聲音近乎零,它的壞帳、假數好像都消失了。

試想想,若於批評聲音最厲害時買進,批評聲音消失時賣掉,回報可以相當可觀,投資時有此「另類明燈」,對投資操作有點啟示。今天隨意到各大forum看看,"cash is king"這些口號又開始跑出來了,甚麼「高手都早已站在一旁」之類的概念,股災似乎是共識。可能你提提一些股票的投資價值,好容易會被罵至狗血淋頭,被指控推人去死。

其實,每一次股災前,都無甚麼先兆的,甚至是歌舞昇平。股災很少於人人都準備好又避開了股災發生之時展開的,當大多數人都預計有股災,大部分散戶都hold現金時,上forum寫兩句的散戶都懂「站在一旁」,我反而不太怕。


此文同見於《經濟通》的《財識兼收》專欄

30 則留言:

  1. 我跟你說自己看好,其實我打算逢高即沽;我向他說自己看淡,卻又預留了資金逢低買進。看升看跌只是遊戲一場,重要的是自己不要被直覺主導了思想,甚至行為。凡事做好兩手準備,那麼就算猜錯也無傷大雅,無論什麼市況也照樣處之泰然。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知道有一些名人的確會這樣做,不要得呀。

      刪除
  2. 早兩日聽黃國英,佢叫人快D沽左939,話咁耐都無表現。。。哈哈哈。
    其實,低位時買入,到而家都有賺呢。
    當然,佢要跑數,我同你,不用。

    回覆刪除
    回覆
    1. 自己投資,自己決定吧,哈哈。

      刪除
  3. 財經幕前人有自身利益,言不由衷,或俗語說「揾食唧」見上講上見落講落,好多比不上網上bloggers的分析。
    939 到目前為止,個人自己會執行長期持有,逢低吸納。(此意見纯自己看法,不是推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明你意思,還是少說冧巴為妙,哈哈。

      刪除
  4. 某些"專家"成日叫人食糊或者穿什麼位止蝕,
    簡單講句即係我都唔知之後會點,你賭一鋪啦;
    而往往最後都係果句,本人並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PS: 當然,也許是本人親友持有,其實收佣收租收車馬費收開班費才是我本職。

    回覆刪除
    回覆
    1. 股評人有時有利益衝突,不能持有股票,情有可原。

      刪除
    2. 我在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鍾兄的blog文《朋友一股不留》下留言,談論及一般市場參與者不能賺得到錢甚至虧錢的道理,希望能夠與大家分享,如下:

      鍾兄的朋友“投資策略”說起來就是:因為股市上漲而買進,同時因為股市下跌而賣出。這就叫做“Follow the Market”。事實上,市場上執行這種“策略”的人佔絕對高的比例。
      我很晚才開始學投資,大概在2007年年初。當時在瑞典的網上輸入“在瑞典要變成有錢人有什麼辦法?”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把錢存在股票上。(注意!跟大陸所說的炒股大異其趣。)當時也沒有買任何的書籍,而是在網上學習股票知識,從零開始。大概在網上讀了好幾個人寫的“股票入門”與“股票進階”以及“基金入門”與“基金進階”之後,自己就想出了兩條簡單的方法:
      一、景氣循環投資法。
      二、指數化投資法。
      前者依據瑞典政府官網每月初公佈上一個月的數據,100是正常枯榮線,高於100是榮景,低於100則是景氣變壞。我深信,股票市場沒有任何秘密,宏觀經濟的景氣榮枯直接影響到股票市場,只要實踐低買高賣就能賺得到錢。
      當時也鍵入世界上最賺錢的市場,得出:香港第一,斯德哥爾摩第二,美國第三(我研究的主力仍在這三個市場!)。我在想,唉!我既然錯過了香港,我可不能再錯過了斯德哥爾摩!於是,我就專注於OMX Stockholm 30 Index這30家大公司,並且,我認為只有貼近指數才可能打敗指數。
      當2008年9月15日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布破產保護,我更每天緊盯著瑞典的股票市場,每個月初更目不轉睛地緊跟著景氣指數,一直忍啊忍的到了2009年1月19日(該月的景氣數據是72.6,由100下跌下來時27.4%,由最高的2007年4月的116.3下跌了37.58%),我再也忍不住了,買進自己使用的銀行(屬於瑞典4大銀行之一)的股票,原因是股價已經低殘不堪!結果是依然每天接著下跌,我分批加倉四大銀行(因為有政府的保障不倒閉,放心買進)與工業股,都是跌得淒慘之極的股票。景氣指數最低是2009年3月,只剩下68.8,其後開始緩慢回升,從2008年5月的97.7一直到了2009年11月的97.7,也就是說,整整19個月在景氣指標100之下!這就等於說,一共有19個月的機會入市,只欠如何選對最佳的月份!我選了2009年1月,後來才知道2009年3月瑞典整體經濟才真正進入其底部(香港也一樣!)。我只比市場的絕對底部早進場了一個半月,算是準確。我在2010年9月的116.8分批賣出股票,一直到2011年1月的118.1與2月的117.5全部清倉,只剩下心目中最好的兩家公司因為經營穩健、沒有債務與派息很高而長期持有。以後這個方法還有沒有效?有的。再配合瑞典PMI指標與美國VIX指標(大環境!),還可以繼續使用。基本上做到了低買高賣。
      2010年左右,在不同的瑞典文、英文、中文的(香港和台灣)網上讀到非常之多價值投資博客都在談論Benjamin Graham的Security Analysis與The Intelligent Investor這兩本書,根據他們所說的內容,得悉Graham的投資方法跟我原先的想法非常一致:如何實踐低買高賣。於是,想向Amazon定這兩本書,但是,該年的聖誕節就得到這兩本書作為聖誕禮物。我當時已經在大陸的網上下載到了一本簡體翻譯本(後來才知道是第3個修訂版),哇!中文譯的真差!但是,它第一句話就打動了我,Graham說:
      如果總是做顯而易見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賺不到錢。

      結論來了:
      鍾兄的朋友所做的事就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所以很難賺得到錢。我很慶幸,自己所做的事原來是大家都不做的事,所以,我能很輕鬆地連著多年打敗指數,直到去年因為甚少買賣,才不需要補稅,也就是說,今年還得到了退稅。學了Graham那一套方法,我就更精準地為市場與股票定價估值了。最近我開始深入了解香港70年代至80年代的恆生指數,發現恆指當時從1973年3月最高的1744.39點下跌至1974年12月的最低點171.11點,整體下跌了90%,連續下跌了了22個月(中間1974年5月曾回升33.72%)。這比1929年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89%還要慘烈!這一次會下跌多少?沒有人能夠知道。但像鍾兄的朋友使用的Timing方法,肯定很難去“捕捉”到,能夠賺得到錢的方法是在市場上漲與下跌“之後”為它Pricing。所以,Graham在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講“市場波動”的這兩句話大家一定要徹底想清楚:
      We are convinced that the average investor cannot deal successfully with price movements by endeavoring to forecast them. Can he benefit from them after they have taken place—i.e., by buying after each major decline and selling out after each major advance? (p.192)

      這兩句話是 “Buy-Low–Sell-High Approach”這一節開宗明義的話!也就是Graham自己所開創的投資哲學-低買高賣方法,那個after是斜體字,表示什麼?就是:在市場在上漲與下跌“之後”為它Pricing。不用去猜測市場會發生什麼事。Timing也是想做到“Buy-Low–Sell-High”,所以事先去猜測,這是投機者的本色。做得到嗎?很難。投資者的Pricing如何做?答案就在書中的第3章,所以必須用心學習。
      http://bennychungwai.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_19.html#comment-form

      刪除
    3. Price instead of time the market. React instead of predict.

      刪除
    4. 多謝Ch兄詳盡分享,細看絕對有一番感受。

      刪除
  5. 課程無人報時,我貪婪;課程人人搶著報時,我小心。 這或許是不錯的市場另類探熱針,看成交金額也能明白市場大眾有多麼心淡,當然對某一小群人來說,又是另一次的機會。

    回覆刪除
    回覆
    1. 前提是你要不停開辦課程噢,勤力一點吧。

      刪除
  6. 記得當時第一天只有7個人報名,還以為是報名系統出錯呢,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記憶中好似真的出錯了,因為打錯了報名連結,哈哈。

      刪除
  7. 總之而家要入貨。😂

    回覆刪除
  8. 其實低買高賣派高息的穩陣股如xx就可以,指標有很多。

    回覆刪除
  9. 匿名20.12.18

    無論市好市淡,有錢價錢又滿意就買一些。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合理價買入優質股就可以了。

      刪除
  10. 匿名21.12.18

    咁睇黎市淡先報投資班比較抵讀。價錢一樣,但小班教學。哈哈

    90後 天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也是反向操作,哈哈。

      刪除
  11. 蕃薯21.12.18

    我通常以書局做探熱針,如當眼賣書位置和十大暢銷書大部份都係投資書就係市況熾熱;若相反是心靈書籍則是市況慘淡。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我倒又沒有留意,有趣。

      刪除
    2. 在美國則正好相反!據Graham的的那兩本明著Security Analysis與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版權繼承人(家屬)的說法,每次大市下跌得非常淒慘時,這兩本書特別好賣,所以,獲得的版稅也就更多!
      這可能是香港知道價值投資的人比美國少得多,便會有與美國相反的現象。通常是股市參與者在跌得唉聲嘆氣時會想到價值投資能讓人慢慢致富,但是,等到書買到了,股市有回暖了,他們有興致勃勃把那兩本書給忘記了!
      我學習價值投資發現,長期在股票市場能夠成功的條件有五:
      一、資金。
      二、知識。
      三、耐性。
      四、紀律。
      五、勇氣。

      資金與知識往往是最難獲得的。系統地妥實地掌握好Graham所開創的那一套Buy-Low–Sell-High Approach與Keynes開創的那一Buy-Low and Hold Approach畢竟非易事,這兩位價值投資理論的奠基者都是經歷過1930年代初大蕭條、大跌市(整體下跌89%,長達3年有餘!)分別確立了他們的理論體系,可惜是寫得太哲學化了,他們的著作出版了七、八十年了,仍等待後起有人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文字把其中的核心思想與方法再寫出來。但是,有一點是很顯然的,寫得越簡單易明,大家都學會了,也許他們的方法就沒效了。價值投資者容易賺得到錢,可能正好建立在其方法需花大功夫之故,如勤讀財報等苦差事,左算右算,貨比三家等苦差事,行業分析,個股分析等苦差事,誰願意好好從基本做起?

      刪除
    3. 真有其事?那美國股民的水平的確相當高。

      刪除
    4. 匿名22.12.18

      >>有一點是很顯然的,寫得越簡單易明,大家都學會了,也許他們的方法就沒效了。
      I think most investors would rather consider Graham or Keynes’ method too slow to get rich, and consider themselves smart enough to adopt better methods to get rich faster, and hence are not wise enough to use the sure-win methods, which subsequently makes value investment works.

      刪除
    5. 的確是如此!Keynes自己就說:
      Moreover, life is not long enough; — human nature desires quick results, there is a peculiar zest in making money quickly, and remoter gains are discounted by the average man at a very high rate. The game of professional investment is intolerably boring and over-exacting to anyone who is entirely exempt from the gambling instinct; whilst he who has it must pay to this propensity the appropriate toll.

      刪除
    6. 慢富但必富,不過很多人懷疑,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後,結果是否理想,若到時才發覺不理想就不能回頭,或許這個風險太大,普通人不能承擔。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