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是否怨氣十足呢? 看七一遊行的人數, 的確比董特首年代的七一遊行少了很多人, 而怨氣又是否真的少了呢?
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及幸福指數一直都是世界排名很後的, 在生活指數這麼高的香港, 不快樂及沒有幸福感覺的原因多是來自生活及工作壓力, 因為在香港地生存真的很吃力, 不是舒舒服服就能得到舒適的生活, 辛辛苦苦才得的的舒適生活又是否真的舒適生活呢?
有很多西方國家, 好像法國或瑞士, 她們國民的生活壓力都比香港人少很多, 但經濟同樣利害, 國民生產亦高, 何時香港可以效法呢?
短期內很難變成這樣的社會, 這也是正常的, 因為一個社會很難在短短十年八載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但最大的問題是現在連長遠發展方向也不能看到, 政府從來都不希望轉變。
上一代大富大貴的, 不需提了, 但如果草根出身的, 讀成書後, 出來工作, 幾年後要結婚、供樓、養車、養小朋友, 這就好像是政府制定給香港人的生活, 大部份香港人都沒能力去改變這種生活模式, 讀不成書的更不用說。
漸漸香港人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模式了, 但他們又沒辦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 怨氣只會有增無減。止凡認為解決辦法是其次, 政府察覺到問題所在才是最重要。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早前曾在Blog內分享過一位網友(AC兄)的經歷,談論他近3年來的投資成績,由1萬美元開始,第一年就賺得30萬美元,三年共賺得600萬美元,過程並非透過炒賣Bitcoin之類的產品。今天已經財務自由的他,約小弟食過便飯,分享投資與生活,我把部分交流內容寫了兩篇文章,引來不少討論。
-
話說小兒出世後筆者已想換車,希望換一輛高身一點的7人車方便出入。可是小兒都3歲多了,仍未成事。由於舊車早已過7年,每年都要驗車,每次續牌與驗車前都會思前想後,最後答案都是「續多年再說吧」。如今太太要生第二胎了,所以今次下定決心,近日終於完成換車的動作。
10年後政府還不知道問題所在呢... 怨氣不斷累積
回覆刪除2019年終於在<>修訂的導火線下爆發....
寫blog作了一個記錄,多年後回看很有味道。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