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凡在新加坡工作時突然好奇地問附近一位新入職工程師的薪金多少,當然是希望跟香港比較一下啦,她毫不猶豫就回答我,香港人應該沒有這麼爽快吧。她一個月薪金有2.8k新元,如果匯率1:5.3的話,大約接近15000港元,比香港畢業生還要高。
但她隨後說她需要供20%的強積金,加上新加坡的薪俸稅比較高,平日支出又有7%的GST,七除八扣之下,真正入袋的薪金一定不比香港人多。
稅務是每個國民的義務,跟死亡一樣都是人生一定要面對的事,但每一國的稅務水平都不盡相同,香港處於什麼位置呢?
論稅務水平高的國家,新加坡不是最高,美國稅務都不弱,有位財務策劃師曾形容擁有一本美國護照等於擁有一份負資產,因為需要繳交高昂的美國稅務。聽說瑞典的稅都很厲害,薪俸八成要交給政府。但同時,這些國家的社會福利會比較好,美國政府對國民的全面醫療保障,瑞典政府供養國民的孩童等。反觀香港,稅務比較低,但社會福利也相對少,羊毛出自羊身上,我想這是公平的。
話說新加坡人不太喜歡香港人,因為爭亞洲四小龍時大家成了競爭對手,感覺上他們比較在意自己在亞洲的地位,為國家光榮而感到光榮,但我想說,香港人不太特別想爭什麼亞洲四小龍的,香港人的勤奮多是自發的,原因是低稅務及低社會福利,自己工作收入多少就是自己的,香港政府是不會幫助趕不上節奏的人(當然基本福利總是有的),總體而言,低稅制變成了香港人的動力,不知不覺成為了亞洲四小龍。
如果你工作上找了十元回來,有八元是需要給大眾分享的,如果你找不到錢回來,你又可向大眾無條件領錢生活,我想工作的原動力可能大減。但如果工作找到多少錢都是你自己的,沒有錢就連生活都成問題,成敗全由自己決定的話,相信每個人都會硬著頭皮的努力工作。
所以,高稅制與低稅制都各有好處,如果能在這些制度下再找到工作上的樂趣,視工作為建設社會的義務,相信會工作得比較暢快。
止凡影片目錄:google sheet
加入Telegram:https://t.me/cpleung826_post
加入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cpleung826
2007年11月13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好多人講:「恒生指數10年以來都無升,甚至跌了一點,證明投資港股無前途,長線投資已死。」 另一邊廂又有人認為:「應該繼續月供2800,越跌越買,價值投資就要『別人恐慌時貪婪』,大跌市正是物超所值的時候,長線投資要有信念才行。」 如果你是以上兩類人,都應該深入一點了解一下恒指發生了...
-
早前心血來潮與市場先生及巴黎兄搞了一場zoom,主因看到市場先生近期的一些blog文,指他傾向把多餘資金放銀行定期存款,靜觀其變,不輕易入市。當晚市場先生詳細分享想法,加上巴黎兄的評論,內容非常寶貴。
haha 資本主義國家都逐漸走向共產化
回覆刪除左右兩邊盪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