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三隻腳」投資部署

上一篇文章提過,投資要與時並進,從前的投資操作,經歷過這一年多的事件,不得不作調整。早前就此拍片分享了調整投資方向的心路歷程,這裏輕輕說說。


主要見中美貿易戰、修例風波持續、疫情、全球圍堵中國,香港成為磨心、風眼,相信不少讀者也清楚現況。即使國際之間沒有出現冷戰、熱戰,至少經濟傷口復原也需時。於這段時期,不少香港人賣掉資產換入美元,買入黃金,有人想走資,甚至移民。

很多過去值得投資的項目,作穩當收息、穩守突擊、憧憬復甦的行業或企業,如今都需要重新檢視。舉例,若手持工業股、本地零售股,或者傳統銀行股,經歷過多月來的事件,中港關係、中美關係起了不少變化,要這些行業恢復,返回昔日營商環境,並非不可能,但可能需以年計的時間。

檢視過後,筆者想到一個新的投資方向,所謂「三隻腳」的部署。主要是把投資項目分散至中港、美國、歐洲與英國3個板塊,於每一個板塊中,投資當中最強的一類,當然投資項目也要切合自己能力圈,買入能安睡的資產。

中港資產,由於這地區與自己最接近,所以可以更到肉。香港特別之處是地少人多,租金、地價貴絕全球,這點筆者認為暴風雨過後也未必會改變,所以會留意民生類、收租類,相關股票與磚頭也可。

挑選強勢股

至於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或者說是一個「大賭場」,這次影響若不深遠,往後阿爺一家家公司捧過來上市集資,港交所擁專利「賭牌」,很難不旺場。至於,一些要靠貿易、自由行等生意行業,難走運,要換馬。

美元資產一定是科技股,未來也是它們的天下。它們不像2000年科網泡沫的情況,今天絕大部分都有盈利支持,錢多得令它們任性的地步。對於筆者這些科技盲,繼續累積納指ETF仍不錯,也可加入一些納指沒有的世界霸王,完善這隻腳。

歐洲、英國那邊,能打出宇宙的,就要數到品牌股,做有錢人生意的,誰有錢就成為它們的客戶。隨意找幾隻耳熟能詳的品牌股看看,股東回報率與利潤率奇高,雖這類投資相對離身(難以飛去法國巴黎感受它們的營運),但買下卻讓人安心,因為都是世界級品牌。

三隻腳,找出各地壟斷性的強勢股,更能做到分散效果。不同地區,其資產以不同貨幣計價,有人民幣、港元、美元、歐元、英鎊,連交易市場也不一樣,這資產配置會更穩固。

這次調整也有不少技術性考慮,包括如何安排資產轉向、何解選股票為主要資產、輕資產與重資產的考慮等。還有增加了增長股或品牌股比重會影響股息現金收入,如何解決呢?這裏不詳談,大家可以睇片,但別只顧着聽片中的「冧巴」,記得自己研究下,也可留言給點意見。

12 則留言:

  1. 沙發; 小弟認為未來10年新星行業有數據中心, 雲, 資訊科技, 老人院醫療護理(但這行業目前受冠狀病毒負面影響), 數據中心, 雲儲存, 資訊科技應該不太受疫情負面影響, 可以在合理價錢/稍低於合理價錢收集, 而科技籃籌股例如microsoft, (或科技股eft)可以在稍低於合理價錢收集; 可能收集未來10年新星行業股票豐富投資組合成員可能是一個出路, 至於銀行股我沒有持有好耐, 原因是經濟衰退加上量寬, 息差薄, 銀行生意難做, 呢個我很早已經知道, 投資未來出路未來10年可能和data centers, cloud computing, app and IT applications 等有關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Dream兄分享,你對新經濟都有興趣。

      刪除
  2. 終於有次板凳,多謝止凡兄分享,今年開始投資美股同美債,同意你講分散風險真係好重要🙇🏻

    回覆刪除
    回覆
    1. 美債?有什麼好選擇?

      刪除
  3. 為甚麼不簡單一點,買美股的VT, 一擧買下全世界?
    買最强牌塊的最大問題是: 如何定義最強?
    利申: 我是ETF的支持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也可以,適合自己就可以了。

      刪除
  4. 难得止凡兄的文章来分析投资部署,或者是我少见?

    话说近期我也开始分散投资工具了,最大主力还是马股的个别股项,基金就着重于债券基金和海外股市(大中华地区),美股则是REIT和SQQQ,尽可能在目前动荡的市场对冲风险来逐步提升投资收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youtube早說了,你聽得懂廣東話嗎?

      刪除
    2. 抱歉,我看你的文章多于看你的youtube

      刪除
    3. 不用抱歉,但可能"走寶",哈哈。。。

      刪除
  5. Carrot17.7.20

    止凡兄,你好。我是来自大马的读者,80尾后,本身从事会计工作。

    我在2014年开始投资,那时开始买新加坡和香港的股票,重仓在一只香港老牌地产股。这些年我陆陆续续存了不少股数,收了一些股息。我一直秉持着既然在香港砖头是很值钱的,那么我长期持有就好了。我也拜读了止凡的著作,从中知道长期投资和资产的意思(会带来现金流的)。

    就在去年持续的社会运动&今年发生了肺炎事件后,地产股的股价大幅下跌,基本上就是跌回我在2014年买的股价。其他人如果在这个时候买入,基本上都是比我买的低。我顿时觉得迷茫了,我持有了6年的股价竟然跌了差不多30%,感觉这些年的心血好像白费了。

    过后我去看过去5年的股价图,感觉地产是周期性的行业,连带股价也是一样。其实我在研究地产股的时候是很专注的在公司地产项目,而忽略了看历来股价的图表。

    这时我就觉得香港地产股就是有所谓的底价和天花板价,股价总是破不了历史的天花板价。

    如果我持续持有这个股,我会继续收到股息,但是股价就是这样周期性的上下。我想你会问我投资的目的会是什么吧,我开始的目的是股息和股价兼收。

    之前地产股股价在某某年达到历史新高(应该是特首宣布预算的前几天),我那时很兴奋,但是秉着长期投资的理念,继续持有,不卖。现在的我想回,是否应该卖一些呢?

    其实所谓的价值投资不是基本面变了才卖吗?我现在想,如果基本面变质了才卖,股价一定会反映,就会变成低价卖出。到头来就变成收了股息,牺牲了股价?不是得个桔?有点想不通。所以现在我都不想去理会自己标榜我是基本面/技术面/??面的投资者。我只是想要好好的计划自己理财的下一步。

    现在,相比之下,美股的股价节节上升。我看回2014年,如果买了某某股如微软,FB,Apple,MSCI,QQQ,SPY etc股价的回报远比投资在港股的多。

    所以我现在也开始投资美股了,也是打算长期持有大型科技股的。而现在的持有的港股继续持有,等一天回家乡。现在持有的都是大型的地产股和0001,都是在大跌前买的。

    请问你有什么意见/指导给我吗?

    From投资里有点迷糊的投资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個人投資操作,我不想給予太多意見,始終投資人人不同。有空不妨看看小弟著作,看完之後,你大概會更明白我的想法吧。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