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

買進巴菲特穩賺18%

這文章的題目其實是一個書名,大約年半前寫了一篇《欠缺心力》,當中提到有台灣blog友寄送了三本台灣出版的財經類著作給小弟閱讀,這就是其中一本。這本台灣財經書整本都在說投資巴郡,從多角度解釋為何投資巴郡,有趣吧。


實不相瞞,小弟正與出版社洽談出版台版著作,出版社做了一些功夫,例如把初稿發給當地幾位年青讀者試看,了解他們的意見。誰知,把小弟的港版內容重編一下,大部分內容取材自《取之有道》,談及的多是心法與基礎理念,但得到的意見是。。。內容太多、太深、太複雜。

其實,《取之有道》算是非常之淺白易明,內容著重啟發讀者。曾經有讀者指看了數遍《富爸爸 窮爸爸》仍是一知半解,但看過小弟著作後就明白多了。我想,小弟的著作大概比起淺白的《富爸爸》更淺白吧。但原來把這著作重編至台灣,會被讀者認為是太深,這的確有點意外。

感覺上,台灣的財經著作一般沒有香港般艱深,這可能要迎合台灣讀者,普遍財商可能比香港讀者要低一點,始終香港更資本主義、更金融世界更貧富懸殊、更多老千搵食,遇得多騙案都會學精吧。平日聽網台,由移民台灣多年的香港人主持,台灣人給我的感覺比較純情、簡單,少一點陰謀,多一點感情。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未必正確。

到底台灣那邊出版的財經著作普遍程度如何?我不知道這本著作能否作個代表,但它的程度的確不算高。舉個例,書中有40多頁在教授如何開戶口、如何填寫W-8BEN form、如何買賣美股,並且圖文並茂。我在想,若香港財經著作夾雜這些篇幅,讀者會如何想呢?

這還不止,書中又用30頁討論巴郡頭15間投資額最高的公司,每一間都談一談,貼上一些資料。之後再用30頁討論巴郡所投資的行業,又是逐個行業談。更花篇幅談論巴菲特與芒格的性格為人,全書只得230頁,感覺內容實在談不上豐富,有點把長篇大論的內容硬塞進去。

而且內容有時簡單得過份,若讀者對著作內容照單全收的話,這就有點危險。例如其中有一篇章談到投資巴郡後,預計30年後的回報如何。作者指巴郡過去50年的平均回報為19.4%,按此預計保持大約18%,維持30年的回報相當驚人。

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巴郡近年回報比起早年回報低得多,近10年的回報率大約只有平均10%,巴菲特都提過這是規模太大的問題,適合而又對整體回報有效果的投資項目不可能像從前的多,一直下去,回報會越來越低吧。還有,巴菲特與芒格年時已高,巴郡的高增長可謂沿於他倆的智慧,巴菲特已表明往後巴郡有機會買入被動式指數基金,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檢視巴郡未來回報時要注意。

然而,從這樣一本簡單的著作中,也嘗試找找寫得不錯的部分。始終,一本著作的價值,很大程度取決於讀者,讓我做個好讀者吧。

作者提到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就是於投資組合買入1/3巴郡股票,其餘資金再選一些優質股,他認為如果選股策略好的話,這可以借力打力,擊敗巴菲特。

我覺得這有點像近年時興的Alpha投資法,其中一種操作方法是投資者可先買入追蹤大市的被動指數基金,再把額外資金買入當時指數內最牛的一些股票,加大其比重,希望升市時幅度更大,跌市時又有指數頂住,進可攻退可守。

另外,作者提到一個散戶買進策略,頗有趣。由於美股可逐股買,他建議投資者可以分12注,作3年買入,即每季買入一份巴郡股票。把投資買入期拉得這麼長,主要是希望可以避開低谷,因低谷一般只會維持一年,例如2001年、2003年、2008年,如此長年期的分注買入,遇上低谷時,心理壓力會少得多。

其中有章節提到巴菲特的為人,一向誠信至上,謙虛為懷,當中有一段巴菲特的說話很有意思,「我們承受得起虧損,即使是很多錢;但承受不起信譽的損失,即使是一點點信譽。」

看完這句話有點感慨,有多少人為了錢,沒有取之有道,設局騙小股民的錢,騙年青人的錢,連公公婆婆的積蓄都騙過來,然後富甲一方地住豪宅、開跑車、品嚐著紅酒。

36 則留言:

  1. 如果說《取之有道》對台灣初學者來說 是比較艱深, 我真的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可能書裏面的例子主要是香港的環境, 所以令台灣讀者覺得有點難明 (這只是我的猜想)....


    對於這一段

    //看完這句話有點感慨,有多少人為了錢,沒有取之有道,設局騙小股民的錢,騙年青人的錢,連公公婆婆的積蓄都騙過來,然後富甲一方地住豪宅、開跑車、品嚐著紅酒。//

    我真的對一些青年人非常擔心, 若果他們沒有具有財商的朋友和長輩 交流溝通,真的會白白跌錢落海....

    回覆刪除
    回覆
    1. 編改時,都把例子刪去,但仍得到這意見,我也感意外。

      刪除
    2. Sample size 可能太小? 加油!!!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刪除
    3. 當然,只是幾位台灣年青人,難以代表所有台灣人。

      刪除
    4. 初哥2.6.18

      加油!讓看法分享給更多人

      刪除
    5. 普遍台灣人是很少接觸股票、債券、基金等等,因為他們覺得會有風險,不願意承擔風險,他們最常投資的理財產品是儲蓄保單、定期、買樓,因為我太太是台灣人,而我亦在台灣住了五年多,認識不少台灣人,包括長輩、同年紀的朋友,所以知道比較清楚,希望對你在台出書有幫助。

      刪除
  2. 「看完這句話有點感慨,有多少人為了錢,沒有取之有道,設局騙小股民的錢,騙年青人的錢,連公公婆婆的積蓄都騙過來,然後富甲一方地住豪宅、開跑車、品嚐著紅酒。」我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名字:毛記葵涌

    回覆刪除
    回覆
    1. 匿名1.6.18

      facebook 有很多可怕的 page, 都是看中人的無知 ....

      分享正面正確的知識, 也是正面建立社會吧......

      刪除
    2. 我腦海所浮現的名字有很多呢。

      下面位blog友,留言時不妨留個名字,方便交流。

      刪除
    3. 匿名1.6.18

      有機會跟止凡兄交流, 是本人的榮幸。

      但是, 以前的什麼,"小賭可以怡情大賭可以變....”

      現在的什麼, “20多歲的虛擬貨幣天才...”

      都是在facebook可以找到的. 他們會在 facebook 起別人底, 說出威嚇的說話。 我真的 怕怕......

      大家見到這些火速發達的方法, 真的要十分謹慎。

      刪除
  3. 教人買BRK都好過 "香港thinking sir" 既旁門左道

    百貨應百客, 出多幾個步驟教. 台灣哥仔識教人買0050就可以上電影做大師.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打錯字 電影>電視

      刪除
    2. 0050是什麼股票?

      刪除
    3. 台灣大盤ETF : 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香港2800的台灣版

      刪除
    4. 謝分享。

      刪除
    5. 好奇一問, 點解thinking sir既係旁門左道呢?

      刪除
  4. 有睇台灣關於理財文章和Youtube,感覺描述都好直觀和鮮明。以下link呢位台灣基金經理叫“闕又上”,佢話佢用價值投資打敗左巴菲特!Youtube都有好多佢嘅片~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30804

    回覆刪除
  5. 「看完這句話有點感慨,有多少人為了錢,沒有取之有道,設局騙小股民的錢,騙年青人的錢,連公公婆婆的積蓄都騙過來,然後富甲一方地住豪宅、開跑車、品嚐著紅酒。」我想起惹火的KOL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起... 中獎變買旅遊會藉案

      刪除
    2. 這個我也有中過,因財商不高和常識及智慧不夠,被騙簽合約後,不能解約,當時剛出社會做事就中招非常無助,但和網友成功解約後並成立了一個網站:
      http://anticheat.mysinablog.com

      http://ac00100.mysinablog.com

      http://mrell.mysinablog.com
      是小弟和一班受害人建立的,內裡有一些很好的法律知識和案例供參考和增加知識。🙇🙇

      刪除
  6. 匿名31.5.18

    其實台灣也有許多外國著作的翻譯,如果深進的朋友還是有很多機會接觸到不少好書。我猜那本書是想透過18%說明複利效應的好處,而謹慎的人,當然應該問增長何來的問題。

    不能小看這一類書,因為年輕人公公婆婆開始時沒有概念,能看得懂的水平,很可能是那種吧。我記得年前我還傻傻的問你一些簡單的計算,但沒有考慮增長率根本是變數的問題。止凡兄的書算是淺白,也會有時叫人多想一想,想起來其實也算是頗有要求呢。

    T

    回覆刪除
    回覆
    1. 要求讀者有質素,或者培養出讀者的質素,這算是一個好作者吧,我向這邁進。

      刪除
  7. 台灣早已落後很多地區。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呀,到台旅行,看看走走,感覺好似時間停留了在二三十年前似的。

      刪除
    2. 是的,現在新聞報道港人移民台灣,給我感覺是退而求其次,中國人都努力朝著好的國家移民,港人卻有一部分認同倒流去台灣,這是我比較難理解的一部分。

      刪除
    3. 家家有求,生活有多個方面,進步與退步,看看各人如何選擇而己。

      刪除
    4. 香港因為居住、舖租都非常昂貴,所以有一部分有積蓄的年紀稍大的香港人考慮移居台灣。有一些做餐飲手藝不錯的人就去台灣創業。退休人士大概花香港1/3的錢就可以買到一千尺的屋。大學太多,所以入讀大學便宜又容易。現在大陸還搞優惠31條款,台灣一流的高中生都去清華、北大這些一流學府入讀。吃喝玩樂都差不多是全亞洲最便宜的。可惜近年來民進黨執政實行非核政策,大量燃煤發電,污染問題嚴重,不利健康。由於生活節奏非常慢,跟歐洲很多國家很像,所以少了香港人那種急躁與戾氣。也許因為這樣,請問、謝謝與對不起就常用。年輕的香港人在港讀書工作都壓力大,有幾天大假的話,去台灣relax一下還不錯,常住就無謂了,因為他們年輕人的待遇已經快二十年沒怎麼調漲了。有一位香港的退休老師還寫書教人怎樣移民台灣,可參考:
      https://medium.com/immigrating-to-taiwan/-7d3558fef119

      刪除
    5. 8個步驟投資移民台灣 330天成台灣人
      是這個連結: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385446/8%E5%80%8B%E6%AD%A5%E9%A9%9F%E6%8A%95%E8%B3%87%E7%A7%BB%E6%B0%91%E5%8F%B0%E7%81%A3%E3%80%80330%E5%A4%A9%E6%88%90%E5%8F%B0%E7%81%A3%E4%BA%BA

      刪除
  8. 「看完這句話有點感慨,有多少人為了錢,沒有取之有道,設局騙小股民的錢,騙年青人的錢,連公公婆婆的積蓄都騙過來,然後富甲一方地住豪宅、開跑車、品嚐著紅酒。」
    -->我想起眾籌劏一堆乜工乜場,高佣找一批人散貨,不幸買到的租不出去,又無二手市場,細到連商業價值都冇,不止劏買家,仲浪費埋土地資源。其實現在年代叫人積少少陰德應該有點難,因為這種做法有個名堂叫:磚頭有好多種玩法。聽到都毛管凍。。。

    回覆刪除
  9. 台灣地區的英語能力比不上香港,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已的英文地址,所以長篇大論敎導如何買賣美股,填表格,在台灣都有市場。這是文化上的差異。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點我想不到,原來有這考慮。

      刪除
  10. 記得以前去旅行搵資料個陣,有時會睇台灣人寫既BLOG
    佢地真係逐步咁去寫、去教,兼且圖文並茂

    但我地可能用幾十粒字就交代晒
    會唔會係咁既原因,令佢地會覺得本書太深?

    KC

    回覆刪除
  11. 其實台灣有好多外國投資書著作的翻譯,而且台灣閱讀風氣濃厚,或許年青一代開始少接觸投資類書籍...

    回覆刪除
    回覆
    1. 希望小弟的著作適合台灣讀者,可以幫到他們吧。

      刪除
  12. 因工作關係常到台灣出差,感覺那邊的生活節奏較香港慢,人對生活的要求也比較來得樸實簡單,看他們對夜市家常小吃的熱愛便能體會。其實,這都是選擇,沒有說好與不好之分。

    回覆刪除
  13. 個人認為巴菲特已經與時代脫節 apple始終是科投產品 有機會變成下一個nokia 客戶忠誠度沒他想像的高 不能用可口可樂思維諗科技股
    以下係本人既一點愚見 止凡兄有時間指點下
    https://2080pareto.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_13.html
    https://2080pareto.blogspot.com/2018/04/blog-post.html

    回覆刪除

熱門文章